從文物展到文化展:讓“唐宋八大家”在沈陽聚集在一堂
唐宋八大主題文物展"近日在遼寧博物館開幕,引起了文學界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遼寧博物館副館長董寶厚在介紹展覽的起源時說,唐宋以前遼寧博物館有許多書畫珍品,但行家不多,而"唐宋八大學派"是眾所周知的,因此,他們考慮圍繞"唐宋八大流派"的生平故事和物品挑選書畫珍藏。
在過去,我們的展覽大多是從藝術史的角度進行的,目的是整理和整合我們收藏的書法、繪畫和器皿。這一次,我們緊跟時代的脈搏,貼近人民的生活,舉辦公眾能理解的展覽。董寶厚說,這也是一次文物展覽,但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看,不僅讓觀眾對唐宋八大家族所承載的文化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還讓更多的人愛上了遼寧省博物館的國寶。
記者了解到,遼寧省博物館雖然藏有豐富的中國古代書畫藏品,但仍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才能用文物來全面、精彩地記述唐宋八大流派的歷史,例如遼寧省圖書館為展覽提供了六本古籍,如朱文功學派常理先生的"韓羽宋作集"等。
近年來,如何進一步加強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和公共服務功能,使更多的普通人走進博物館,愛上博物館,成為博物館的共同追求。
遼寧博物館館長王小文說,遼寧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紅山文化、三亞文化、遼金文化、清前文化都是厚重燦爛的,至今保存了一大批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珍貴文物,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重要見證。如此豐富的文化資源需要被更多的人看到和理解。"唐宋八大主題文物展覽"是從文物為中心向觀眾為中心、從舉辦文物展覽到舉辦文化展覽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