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漢代海渾侯爵遺址保護辦法》正式實施
江西南昌、漢代海尾國址保護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界定了南昌、漢代遺址的范圍和保護對象,提出了不同層次的遺址保護,并根據依法公布的場地保護規(guī)劃,劃定了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區(qū)和環(huán)境控制區(qū)。
據報道,"江西省南昌漢代遺址保護辦法"于2020年12月21日在江西省人民政府第五十九屆常務會議上審議通過,適用于南昌、漢代海家洲遺址的保護、管理、規(guī)劃、建設、研究和利用。
本辦法禁止在海溝遺址保護范圍內建設與保護利用不相關的工程。海島后國址建設控制區(qū)內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筑物,應當依法申報,建筑物和構筑物的風格、形式、高度、體積、色調應當與海鳥侯口遺址的歷史風貌和自然環(huán)境相協(xié)調,不破壞海鳥侯口遺址的歷史風貌和自然環(huán)境,不影響海耀后國址文物的安全,不污染海耀侯果遺址的環(huán)境。
南昌漢代海王侯國遺址位于鄱陽湖西岸的南昌新建區(qū),是典型的漢朝都城聚居地,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善,格局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由歷代紫金城遺址、海王后公墓和陵墓群組成,墓主是漢武帝的孫子,劉和的第一代,他曾當上皇帝27天,后來被罷黜。他被稱為"漢朝皇帝"。
自考古發(fā)掘以來,南昌漢國遺址備受國內外關注,目前已出土黃金、銅器、鐵器、玉器、飾帶木器、紡織品、陶器、竹簡、木雕等一萬多件珍貴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