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或吃素與骨折風險密切相關
最近發(fā)表在自然科學研究開放期刊BMC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表明,與吃肉的人相比,素食者的鈣和蛋白質(zhì)平均攝入量較低,總骨折風險(即身體任何部位的總骨折風險)高43%,而且特定部位(如髖、腿、脊柱)骨折的風險較高;一般素食者和素食者髖部骨折的風險較高折扣的風險也高于食肉動物。根據(jù)研究結果,科學家警告說,每個人都應該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考慮自己飲食習慣的好處和風險。
來自牛津大學和布里斯托爾大學的研究小組分析了54898人的數(shù)據(jù)。參與者從1993年到2001年參加了這項研究。其中有29380人吃肉,8037人吃魚不吃肉,15499人是素食者(他們不吃魚或肉,但可能吃蛋和奶等動物制品),1982人是嚴格素食者(他們根本不碰任何動物制品)。
第一次對飲食習慣的評估是在招聘時進行的,并在2010年進行了審查。參與者平均隨訪18年,并收集截至2016年的骨折發(fā)生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參與者的骨折總數(shù),以及手臂、手腕、臀部、腿部、腳踝和其他部位的骨折數(shù)量。
牛津大學納菲爾德人口健康部的營養(yǎng)流行病學家Tammy Tang說:“這是第一個評估不同飲食組的骨折風險的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素食者的骨折總風險高于食肉動物,相當于10年內(nèi)每1000人中有近20人骨折。最大的風險差異是髖部骨折。素食者髖部骨折的風險是食肉動物的2.3倍,相當于10年內(nèi)每1000人多發(fā)15例?!?/p>
素食者骨折的風險更高,與食肉動物相比,素食者、素食者和素食者腿部和臀部以外的其他主要部位骨折的風險更高。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當考慮到體重指數(shù)時,不同飲食習慣的人發(fā)生手臂、手腕和腳踝骨折的風險沒有顯著差異。如果將BMI、膳食鈣攝入量和膳食蛋白質(zhì)攝入量考慮在內(nèi),則可部分降低總骨折和特定部位骨折的風險。
研究人員指出,以前的研究表明,低BMI與髖部骨折的風險較高有關,低鈣和低蛋白質(zhì)攝入與骨骼健康不佳有關;然而,這項研究表明,嚴格素食者——平均來說,他們的BMI,鈣和蛋白質(zhì)的攝入量比食肉動物低,多個部位骨折的風險更高。
當然,均衡的植物性飲食可以改善營養(yǎng),降低各種疾病的風險,包括心臟病和糖尿病。因此,個人應考慮自身飲食習慣的益處和風險,確保鈣和蛋白質(zhì)的攝入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