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茶膳房話三節(jié)——歷史上的端午節(jié)禮
【御茶膳房】自歷史上建立王朝以來,就作為帝王的后廚房存在,只是一直因時代不同、規(guī)制不同而叫法不同。其真正正式建立于明代之時,又于清代之時逐步完善,落于故宮東箭亭側
【端午節(jié)】被視為中國幾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同【御茶膳房】相同,也于明清兩代發(fā)展至成熟。

清《十二月月令圖》(五月)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今【御茶膳房】下設“節(jié)令禮食造辦處”,與大家一同解析明清時代的端午習俗
習俗一 · 食粽
端午必食粽子,于西晉端午被指為節(jié)日食品,至明代出現(xiàn)南咸北甜的角粽。清宮中,端陽時節(jié),唯食粽子,稱為“粽席”,按份例遞減;又制四角枕粽設“粽供”,保天下“四季平安、高枕無憂”;另有“射粽”游戲,凡射中宮人,便可受君王同款禮粽及節(jié)禮為賞,更有“親教宮娥群角粽,金盤射得許先嘗”的佳作。

御茶膳房【宮份粽·從】端午禮粽
習俗二 · 飲雄黃
端午飲藥酒驅散毒蟲,辟邪求平安。明清主飲菖蒲酒和雄黃酒,菖蒲酒可通血脈、雄黃酒可藥用又可護屋。宮中多飲雄黃酒,用具也頗為精湛,常用沉香、犀角等名貴材料,杯身則雕各種典故軼事,清雅脫俗。

御茶膳房【地方籃·正】端陽禮粽
習俗三 · 浴蘭
端陽時節(jié)可采百草,選蘭草入浴,風靡于宋代,更有蘇軾作“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明清之時,又加蘭草、艾蒿、桃葉、菖蒲等,熱水沐浴,以期驅邪保健。

御茶膳房【繁花似錦·從】端陽禮粽
習俗四 · 菖蒲
先民常用菖蒲制蒲劍、蒲人、蒲鞋,最初有懸掛蒲劍,蒲葉外形尖直,形似寶劍。明清時以蒲鞋最為流行,后現(xiàn)每逢端午京城中,每逢端午,無論貴賤,人人均是一雙蒲鞋

御茶膳房【地方籃·協(xié)】端陽禮粽
習俗五 · 艾蒿
艾蒿同蒲草為良好中藥材,五月艾蒿成熟,端午時節(jié)先民常用艾蒿泡水洗臉,以求祛災。明清時,端午節(jié)佩戴艾虎的習俗更為流行,以求辟邪祟、吞鬼怪;更有同治皇帝幼年時便曾扮成老虎,以求茁壯成長。

御茶膳房【滄浪之水·高】端陽禮粽
習俗六 · 配五毒
明清時期,端午節(jié)佩戴“五毒”香囊流行一時,裝艾葉、雄黃,以求平安度端午。“五毒”指蝎子、蛤蟆、蛇、蜘蛛、蜥蜴,先民認為這五種生物均為劇毒之物。清宮除香囊外,多用防暑藥材制成“錠子藥”,于端午前大量趕制,賜給宮人、臣下佩戴,平日里以五毒、鐘馗等包裝為外飾,必要時可作藥品使用。

御茶膳房【龍騰四海·正】端陽禮粽
今【御茶膳房】延習中華禮食文化,開設“節(jié)令禮食造辦處”,專為您制備端午、中秋、新年三大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禮食。端陽將至,御茶膳房邀您一同品粽禮,探討您所知道的端午習俗!
注意:
部分商品已售罄!
距離端午還有4天,您的端午粽禮是否已經選好了吶?